互融云 互融云

北京互融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北京软协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
十六年砥砺前行,持之以恒,做您可托付的信息化合作伙伴。
系统试用
  • 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选择以下任一方法:索取【系统报价明细】

与我们专业客服直接沟通,您将得到第一手的系统报
价和详细的报价说明。

方法一:通过网页聊天工具,获取一手资料、报价、试用
联系在线客服

方法二:直接拨打官方热线

400-090-3910
立刻回呼此号码

【融资担保】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发布时间:2022-08-26  作者:云上的财经
分享到:

担保公司在高风险、低收益的经营模式下,想要发展创新,就必须先建立相关配套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市县一体化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强化对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源统筹,健全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化市场运作等体制机制,扩展新型“政银担”合作覆盖面,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快速健康发展,缓解当前小微企业、“三农”和“双创”主体融资难题意义重大。


一、创新担保服务方式的探索


(一)“担保+大数据”深度融合,提升担保科技创新能力


1.建设金融服务平台


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企业、银行、政府三方协同的金融综合服务及风险预警平台,建立风控模型,全面提高政府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平台积极对接完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工商注册、纳税申报、水电燃气、项目申报等小微企业信息数据互通共享,为担保业务获客、评级、调查审查等提供便利,为担保业务产品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2.建设智能风控系统


融资担保集团自主建设担保业务智能风控系统,以制度和流程为框架,集成小微企业准入、担保业务审查审批、大数据风险防控、企业数据分析应用等功能,积极应用各项风险控制工具,推动量化结果在准入、授信、限额、保后等管理流程中的应用,切实提升风险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3.建设创业担保系统


系统成功整合了人社、财政、民政、公安、房管、市场监管等基础数据,实现政务数据的汇集和共享,由系统自动校验代替以往的个人自主填报,大大提升了贷款效率和录入信息的准确性。


(二)“线上+线下”密切结合,构建全面担保业务体系


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支持实体经济机制体制,在巩固和拓展线下业务的同时,紧密加强与各部门协调沟通,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三)“担保+政银企”协调配合,提升担保方式创新实效


一是强化与政府职能部门协作,采取“政府部门审核准入、担保调查增信、银行发放贷款”的模式,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操作,有效缩短了申请时间,大力提升了各环节审批效率。二是加强与银行合作,开展“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简化流程,由银行按规定条件对贷款项目进行审批,担保公司不做重复性尽职调查,具有覆盖面广、审批速度快、设立担保代偿上限等特点,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银担”合作模式。


二、融资担保创新的难点


(一)融资担保产品创新的动能不足


担保公司作为政府逆周期调节的工具,在经济下行时期要主动作为,更好发挥支小支农的政策使命。但逆周期调节势必会造成担保公司整体运营风险较高,同时政策要求担保公司保持低水平担保费率,担保费收入无法覆盖管理成本以及两项准备金(即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担保公司发展创新的成本收益不成正比,从而使得创新动能不足。大力扶植小微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与财政、国资等部门不断强化国有资产损失的责任追究,使担保公司陷入两难境地,在尽职免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和一线业务人员容易产生“不愿担、不敢担、不能担”畏难情绪,不愿意花精力在创新业务产品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创新。


(二)担保创新依附度高


担保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而最终小微企业能否融资成功取决于银行是否同意发放贷款。因此,担保公司的创新产品想要落地,不仅要考虑小微企业的获得感,更主要的是得到银行认可。但银行信贷投放天然具有“喜大厌小”的特点,对小微普惠业务仅因考核要求而审慎介入。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银行对与担保公司合作动力不足,导致虽然目前担保产品种类繁多,但同质化严重,表现在准入条件越来越趋同、担保额度标准趋同、反担保措施趋同等。


(三)担保融合科技创新力度不够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在金融界得到广泛应用。银行正在利用金融科技快速提升风控水平、获客能力以及产品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之下,担保公司以往“业务发展依靠银行、风险防控依靠反担保”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迫切需要担保加快科技应用,将专业化、线上化服务嵌入合作业务,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流程再造,提升担保服务可获得性,增强小微企业获得感。


三、创新融资担保服务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一是落实尽职免责机制。加快出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尽职免责实施细则,细化正负面清单、责任认定程序和免责范围,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尽职免责机制客观承认风险,厘清责任边界,改变“不敢担、不愿担、不能担”的局面,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石。二是完善代偿损失核销机制。代偿损失的长期挂账严重制约担保公司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亟须制定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代偿损失核销办法,细化核销标准和操作流程,建立常态化担保损失核销机制。加强代偿损失核销工作,账销案存,让担保公司轻装前行。三是健全不良资产处置机制。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拓展担保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健全资产评估、交易机制,提高担保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效率。


(二)支持担保机构做大做强,推进市县一体化


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市县一体化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以市担保集团为龙头、县级分支机构为补充的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把市担保集团打造成为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标杆。此举有利于做强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市、县担保公司将由以往的“散步游勇、各自为阵、单兵作战”变成“体系合作、整体授信、联合作战”。银担合作由以往的“一对一合作”变成“体系对体系的合作”,大幅增强对银行谈判话语权,更加深入推动银担在创新领域深度合作。市担保集团完善公司治理体制,以市县一体为治理原则,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公司治理结构,对各分支机构党建、发展战略、人事、业务、财务等进行全面管控。深化银担合作,引导银行创新推出“特色产业+担保”等信贷产品,提高担保贷款的审批、发放效率,对担保贷款加大贷款利率优惠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的风控体系,实现专业化管理,增强抗风险能力。突出数字赋能,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科技、“三农”和“双创”等普惠领域担保服务生态,推广和运用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智能化信用信息和融资服务。


(三)加强部门合作,提升担保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政银担”合作,如“创业担保贷”就是担保机构与劳动就业局合作诞生的产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担保公司可通过财政局、科技局、文旅局、经信局等政府部门支持,推出“政府采购担保贷”“科创贷”“文旅贷”“专精特新贷”等创新产品。二是强化产业链合作。结合襄阳市现有产业链政策机制,加强与23条特色产业链的链长单位,19条金融链长单位合作,由链长单位推出担保白名单,落地担保相关特色产品。三是建设信用评价体系。依托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税务、工商、电力、供水、海关、银行、保险、大型市场等数据共享,建立小微企业信息征集评价系统,开展企业信息相互检验和交叉验证,提升信用担保比例,并可将待担保企业反向推荐给银行,解决产品创新依靠性问题。


(四)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增强金融科技能力


面对日益增长的业务规模,信息科技系统建设不足、不具备数字风控能力将导致企业风险识别、预警能力缺失,以致经营风险持续集聚,因此政府性担保公司在面对这些风险时需要高度重视。要加强金融科技队伍建设,根据形势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需要,加强金融科技部门的人力配置。积极建立拓展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和便民惠民领域的应用。通过开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本市中小微企业和公众提供金融征信、投融资对接、金融知识普及、资本市场路演、创业孵化等金融服务,实现企业融资需求从发布到解决“一站式”服务。


(五)建设金融生态内循环,增强抵御化解风险能力


政府性担保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面临高风险、低收益的现实困境,为保障担保公司经营可持续,政府大力推动“四补”机制,从外部“输血”,为担保公司护航,但仍未彻底解决担保公司面临的代偿后不良记录难以核销处置的问题。因此,建议除完善补充机制、规范管理外,再以担保机构为纽带,建设一批类金融公司,增强担保公司防范、化解、处置风险能力,通过功能不同的类金融公司协同配合,多种策略并举,实现风险“体内循环”。最终围绕担保公司,配套投资、小贷、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类金融公司,形成涵盖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处置等服务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普惠金融生态,打造“互为补充、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金融生态内循环。

 



融资担保公司作为保证和增信机构,因内部风控不完善,效率低,导致的代偿、追偿的风险显著增加,互融云融资担保系统结合行业特点及痛点,深入参与行业发展,将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推出切实解决传统风控低效 不全面,业务协作不及时,业务管理混乱、保后管理弱等问题,打造担保业务保前、保中、保后的全流程规范 信息化管理,在满足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倾力打造规则引擎,接入权威的人行二代征信及百行征信,通过可视化 流程管理,智能数据决策分析、智能风控体系、可配置的工作流引擎满足企业业务流程的灵活调控,让您的业务 更智慧更高效。帮助担保公司完善业务、合理规划管理、把控风险、减少坏账率、高效运营。智能风控引擎助力企业建立科学健全的企业风风体系,加速业务和产品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了业务与信息化系统 的有机结合,助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系统支持在线担保申请、办理、资信评估、逐级审核、签订合同、保后检查、逾期代偿追偿、智能日常事项提醒、 数据挖掘及图表呈现、风险预警等全过程化管理;系统根据角色分工的不同,多人协同作业,系统可对担保项目进 行动态统计分析,便于决策层对各项业务指标进行全面监控,从而控制并降低了业务风险。基于银行系统架构设计,功能全面,多终端覆盖,提供PC+APP(android/ios)全终端产品系统,快速交付,节约成本。

 

本文标题【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链接地址:http://www.hurongsoft.com/article/detail/15342.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互融云官网了解详情

分享到:
联系我们

400-090-3910

(北京总部: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北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领地OFFICE1号楼A座1403

上海分部:13911340419

上海地址:上海市宝山区泸太路6395号1_2层B区2440室

广州分部:13161766437

广州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715号2号楼1-7楼405-5房

搜索“北京互融时代”或“北京互融云”,即可导航到我公司总部

关注我们 了解最新动态消息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专题子站: